第1974章 朝廷带着玩,保命符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“你们听清楚官道修建的层级,府与府的官道、县府和县县的官道、镇县和镇镇的官道。

      算上朝鲜、中南半岛,大明至少两百府,以平均三百里为准,这就是六万里,以每里路最少五百两的标准,这就需要三千万两。

      单独一条至少得十五万两,但总不能将家里的银子都投入了吧,总还需要做生意,算下来没有个三十万两打底,想都不要想。

      你们觉得大明能随随便便拿出三十万两的商人有多少?府与府之间的官道基本都是商队走的多,肯定是赚银子的。

      再说说县与县之间,平均在六十到百里之间,这刚好在路引的禁令范围内,以手工业的发展,流动就大了,也是能赚银子的。

      至于县镇之间的官道,肯定是赚不到银子的,但这部分修建的方法很多,诸如当地富商捐建、朝廷与富商合资等等,即便是亏也亏不了多少。”

      说到这里,中年男子想了想:“以我的看法,即便是亏银子,我们也要参与进来,在不影响海贸的前提下,能承建几条就承建几条。”

      嗯?

      连连点头的众人愣住了,而后又相互之间看了看,似乎是确认自己有没有听错。

      唯独首座上的老者却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
      “大哥,你刚刚说亏本也要参与?”

      “修建官道是参与欧洲等大陆的入门条件,但也没有必要这么拼吧,按我估算至少二三十年内不可能回本的。”

      “是呀,修建一两条意思一下就行了呗。”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“老大,说说你的想法!”

      “父亲!”

      中年男子听着自家父亲的话连忙应了一声,而后道:“朝廷做出将官道承包给商人的目的有两点,

      一是为了不让大量的财富短时间在我们手中汇聚,二是让银子在民间流通,刺激更多的行业发展起来,形成良性的循环。

      商人承建官道至少需要十年、二十年以上才能回本,从商人的角度看这是亏本的,可这个时间在我看来拉的再长一点更好。

     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,一是修桥补路本就是积德行善之举,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,你们或许认为则是一句空话,但这却是皇帝的想法。
    第(1/3)页